【登山裝備】女款登山背包 Osprey Ariel 65 AG (65L)
登山背包選購的最重要就是對的容量,和好的背負感受,喜歡登山活動的朋友,走著走的背包就會想越買越大,然後也會天數越來越多,裝備也會不停的增加,背包裡總少一樣東西的毛病,最近又邁向自背帳篷、睡袋的等級,當然也要找個容量較大的背包來背自己的家當, Osprey 也是很多山友們的愛牌之一,Osprey Ariel 選擇65L ,希望在重裝行走時可以讓自己更舒適。
適合: 傳統登山客 (輕量化登山客不適合)
我的背包尺寸是選擇S 號,官方重量是2.22kg ,S號容量是62L
Osprey Ariel 65 AG (可拆式頂袋) **此款沒有附背包防雨罩
顏色: Trdal Blue
負重: 15~27kg
Made in Vietnam
▼ 實體感覺是滿扎實的,外側很多固定綁帶
Anti-Gravity™ (AG) 反重力背負系統
利用背部的輕量網狀面由背部驅幹延伸到腰部,分散負重感,在重裝行走時,可提供舒適的背負感,
背部網狀設計,讓背部散熱設計在流汗時不會覺得背一直很溼,背板也是可以調整上下
▼ 可調節背板,是用大片魔鬼氈的方式調整位置
▼胸前固定扣上有一個神奇的哨子設計
▼內部有印一些戶外的提醒語
▼ 內有睡袋分隔的活動布,可調整或拆開
▼ 下方放置睡袋的空間
▼ 背包可正面打開,也可從背包上方打開,這樣打包或找東西也很方便
可拆式頂袋
可拆式頂袋,真的是很聰明的設計,背包上的頂袋可拆下變成輕量的攻頂背包
▼ 拆下頂包
▼ 大變身,立刻變成一個攻頂包,攻頂包也是有前胸扣和水袋放置的空間
▼ 攻頂包奇萊南華時實際用還滿方便的
▼若用不到攻頂包可拆下,另背包上有一個簡易的上袋蓋可用,這樣行程中用不到攻頂包時,也可考慮不帶頂包出門,可省下一些重量
水袋放置
這很基本的功能,但很多品牌的背包,卻不見得有 (水袋是另外購買),也是我最重要的功能,因為我習慣用水袋喝水
背包防水罩
後來才發現頂包款沒有附背包防水罩,然後又噴一次錢買了個原廠背包防水罩, 若不會外掛物品的可以用L號,若會外掛蛋殼睡墊或其他物品的請買XL號
L號(50-75L)
XL 號(75L-110L)
這不一定要買原廠的,便宜買雜牌的1個1~300元,一開始我買了個藍色大陸牌的,當然可以用,但這縫線做工,我QC 不行 ! 最終還是買了Osprey原廠的縫線還有上膠,若對做工覺得無感的就隨便買
▼ 藍色大陸他牌,灰色Osprey
側面彈力袋
兩側都有斜面開口的側袋,讓登山者可反手即可拿取水瓶,但其實我重裝是用水袋喝水,側包都是拿來放裝備,介紹給大家也許你們喜歡
登山杖懸掛系統
行走間突然要臨時收登山杖時可方便暫時收納
睡墊、帳蓬、睡袋
登山睡眠三寶,很多人在買包時都不太覺得自己會買這三寶,但想到更多地方走的更遠,還是要準備,而且都買到65L 不就為了裝這些裝備嗎?
睡袋: 通常背包下方有收納處
睡墊: 買睡墊時也要想好自己的打包及防水罩怎麼配置,睡墊: 半身睡墊、蛋巢睡墊、充氣睡墊、自動充氣睡墊,蛋巢睡墊打包尺寸過大,背包防水罩要買大一號,後來我又買了一個自動充氣睡袋,自動充氣睡袋真的比較好打包
帳蓬: 打包較有難度,買帳篷一定要注意打包的尺寸,我是營柱放側邊袋,其他主體都放背包內 (如下圖)
▼ Sea to summit 自動充氣睡墊剛好放在頂包內,可以免外掛
▼ 去松蘿湖背了13.5kg ( 帳篷、睡袋、睡墊都打包了),65L 真的很好裝
東西裝好後要把調整帶都拉緊,背包才不會鬆垮垮的,若未拉緊,包包未裝滿時相對的包包內的物品也容易移位
▼ 重裝上山
高山負重
重裝輕裝登山真的差很多,我這邊所謂的重裝是包含自背帳篷、睡袋等,尤其女生請不要衝動買這種重裝背包,建議你先租一個背包走過一次再考慮,網路上很多重裝一次就後悔,就拋售也是時有所聞,腳程也不會像輕裝般的輕快,有些也不是背包的問題,而是有些人第一次上了高山後有無法入睡、無法進食等等的身體問題,所以重裝真的不是一般想像的快樂的登山人那種意境,有時走一半其實心裡就想回家了,下山後就想說把背包打入冷宮,這也是我內心常上演的戲碼。
在高海拔重裝行走真的很有升天感,高山行走本來就易喘,若再加上抖坡,或攀爬地形坦白說是苦差事,所以重裝天數若要多日,或高級縱走,請慢慢加天數,因為自己也要學習和練習重裝感,也建議搭配雙杖的登山杖,坦白說高山重裝,我還是很弱需要多練習
選擇傳統背包還是輕量化背包 ?
Osprey Ariel 算是傳統的背包,功能齊全,幾乎在山上背包不會出狀況,這背包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重2.2kg (包含有攻頂包),現在有更多輕量化XPAC的材質,如: Hyperlite, 山と道 , zpacks,較輕的重量,缺點是有荷重上限,天數少能輕量當然是再好不過,若天數多物品多時就會超過荷重,此時傳統背包就會較有優勢,傳統背包分層較多,收納上或找物品時比較方便,背負系統也較優異,不過現在多元的裝備,就看自己喜歡什麼吧 ,不過走到最後大部份登山人還是會想輕量化,相對的也要將其他裝備輕量,還有打包技能,輕量化是個趨勢,其實會建議試著輕量化搭配輕量化背包,長時間會較輕鬆, 內還是看自己的選擇是什麼? 我目前雖還是走傳統背包路線,但慢慢也會輕量化
背包就是要把你帶到終點的重要裝備,其實買背包最容易出錯的是容量問題,還有就是一開始覺得夠裝,但隨著自己天數增加後,沒有精簡裝備,很多人會因此又再買一次包,所以買包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計畫行程和裝備,還有自身的能力,重裝+長時間+高海拔是有難度的,Osprey Ariel 另外也有55L,65L,75L , 容量會因為尺寸而再減少一些,像65L S號實際容量為62L,男生對應的名稱是Aether AG。
如果跟我一樣,喜歡在山上很多天的不洗澡,又要自背帳篷、睡袋又要自己煮飯的,若打包得宜,也可多日縱走65L的置物的空間又比55L好,實際到松蘿湖和奇萊南華,使用後容量符合我的期望,重裝還有就是打包技巧和輕量化也是很重要的一環,至於我出門幾乎都是2~3人,習慣都是每個人自己打理三餐,裝備每個人都要自背,不會有工具人這種事。
文章最後還是建議大家,剛入門登山很多還不懂會跟著傳統的腳步,若進階後大多會想輕量化, 希望各位購買前先想過自己的需求,或是先租一個用用看吧!
延伸閱讀:
【登山裝備】Sea to Summit 女款輕量自動充氣睡墊開箱